如有疑问请登陆平台发送站内讯息
蓝冠娱乐注册
蓝冠娱乐登录
摩天娱乐注册
招商客服QQ288987
首页
HOME
关于蓝冠
ABOUT
公司简介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项目
SERVICES
党建展厅
蓝冠展厅
注册展厅
蓝冠公园
多媒体互动
图书画册
展厅案例
CASE
蓝冠展厅
党建院史
青少年注册基地
党建注册
EDUCATION
警示注册
蓝冠先锋
蓝冠时评
联系方式
CONTACT
< 警示注册
< 蓝冠先锋
< 蓝冠时评
蓝冠先锋
CAS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注册
>
蓝冠先锋
>
金玉非宝 节俭是宝
文章类型:
蓝冠新闻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更新时间:2020-09-25 09:44:06
陈嘉庚手稿(陈嘉庚纪念馆藏)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在厦门集美的一个小渔村。1890年,年仅16岁的他前往新加坡跟随父亲学习经商,到1925年时,资产已经达到1200万,是名副其实的东南亚“橡胶大王”。陈嘉庚回家乡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毛泽东称誉其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虽富甲一方,却“为社会守财”,将“金玉非宝,节俭是宝”定为训言,践行一生。
幼年时代,陈嘉庚父亲在新加坡经商,生意并不顺利。陈嘉庚9岁入私塾,学习之余,随母亲下田下海劳作,贴补家用,从亲身体验中懂得勤俭节约品质的可贵。
1890年随父亲到新加坡,生意步入正轨之后,陈嘉庚即开始将赚来的钱投向注册。清贫的童年与坎坷的青年经历让他懂得,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即便生意有了一些规模后,他也始终不穿戴名牌,衣服破了补一补;两只破旧的皮箱,提手断了接上麻绳继续用……1919年,陈嘉庚返回厦门,开始筹办厦门大学。在那期间,他发现少数集美学校师生常常会到厦门市去消费,就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式上发表演讲进行批评。他说:“本校性质如何?即省俭是也。中国今日贫困极矣,吾既为中国人,则种种举动应以节俭为本。”并现身说法,说:“鄙人在新加坡时,地处繁华,每月除正当费用外不及二元,所以如此者,盖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可见,陈嘉庚的节俭不是为了把钱财留给子女,而是用来兴学报国。
陈嘉庚自奉甚俭,对浪费现象极其厌恶。1940年3月,他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考察。在国统区,陈嘉庚每到一地,当地主官都用山珍海味招待他,官场的铺张浪费、奢靡之风令他大失所望。在延安,陈嘉庚目睹了抗日根据地干部勤劳节俭、与民众艰苦奋斗同仇敌忾的气象,在回忆录中写道:“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并作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准确判断。
1950年9月,陈嘉庚回国定居。他生活俭朴,喜爱地瓜、高粱稀饭,下饭的菜常是青菜、豆类、小钱头鱼等。当时,人民政府给他确定行政三级工资,他交代炊事员每天安排伙食费不得超过五角钱,剩下的钱都存入集美校委会会计处,添为办学费用。陈嘉庚晚年回归故里,参政议政,接访各级首长和海外宾客时,也从来杜绝奢侈浪费。1951年3月18日晚,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任陈毅抵达集美拜访陈嘉庚。当时,炊事员买了一斤糖果用以招待,后来陈嘉庚教导炊事员说:“首长最多给尝尝一两颗糖果,不像小孩子好糖一个接一个吃个不停,买二角钱就足够了。”
陈嘉庚一生共育有九子八女。他捐资抗战、助学总是出手大方,动辄万金,但对子女却十分吝啬。身教胜于言传。陈嘉庚的子女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承袭了节俭之风。在其长子陈厥福家,陈厥福之子陈立人回忆起童年生活时表示,兄弟姐妹上学时,每学期结束,父亲都会把他们没有用完的作业本裁开,收集没用过的纸,重新订成本子让他们继续用。父亲还要求他们吃饭碗里不能剩一个米粒,并苦口婆心地说:“农户种田是非常辛苦的,一粒米凝结许多汗水,不能浪费。”陈嘉庚的子女们吃饭时使用餐巾纸,永远是习惯性地抽一张、撕一半放回去,下次再用,能用半张绝不用一张。这一举动被称作“半张纸”,“勤俭克己”的家风就这样渗透到陈家人的血液中。
陈嘉庚经常引用的一句俗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当马牛”。他留给儿孙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诚毅和勤俭的品德。其孙陈君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爷爷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该花的钱,千千万万都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要省。”在爷爷看来,办学是最有意义的公益事业,属于“该花的钱”。与投入办学的庞大金额相比,家人在物质上的需求可谓九牛一毛,却屡屡遭到拒绝。“家里的沙发用了几十年,破旧不堪,奶奶想换个新的,爷爷觉得没必要,认为是‘不该花的钱’。”
1961年,陈嘉庚病逝。根据他的遗嘱,“以自己在国内银行的总共为3342000元的存款,拨50万元捐作北京华侨博物馆的建筑费,又拨5万元为集美社会福利基金,而余下的2792000元则全部用于集美学校的校舍建筑。”对于这样一笔巨额遗产,陈嘉庚连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子孙。(董立功)
上一篇:
岳麓文脉传千年
下一篇:没有了
下面这些相关文章可能会让您感兴趣!
北京
蓝冠注册
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党建文化、红色文化、社会文化宣传推广等领域策划、设计和施工一站式的服务公司。公司始终把党建院史文化、反腐倡廉和预防职务犯罪宣传作为崇高使命,专注于党建文化和廉洁思想的大力弘扬和传播,努力为党建蓝冠事业建设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清风扬正气....
MORE
TEL:
010-69569568 189-11556996
ADD: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南路红旗大院
Copyright 2014 @ 北京蓝冠注册